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智能汽车链展区,一场关于汽车产业创新与协同的盛宴正在上演。展区中,30余家顶尖企业和机构汇聚一堂,向观众展示了从产业链上游到下游的关键技术和最新产品。
展区内,一款能够原地掉头的新能源汽车吸引了众多目光,旁边则是能轻松放入汽车后尾舱的量产飞行器,这些创新产品无不彰显着汽车产业的未来趋势。而全新一代“超醇电混”技术的亮相,更是让现场观众对汽车产业的绿色发展充满期待。
中国宝武宝钢股份在此次博览会上展示了其最新的第五代平台化、集成化纯电动白车身。据汽车板技术服务主任工程师赵春晖介绍,宝钢正致力于从原材料供应商向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转变,通过与多家车企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
“我们的工程师会深入车企的研发团队,从车型设计的早期阶段就开始介入,根据用户的成本、重量和碳排放目标,提供材料优化方案。”赵春晖表示,这种先期介入的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还缩短了研发周期。
在汽车产业变革的大潮中,开放合作、协同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在链博会上,多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选择联合展示,展现了产业链上各环节的紧密合作。湖南视比特机器人有限公司与下游整车厂携手,展示了自研的汽车漆面缺陷检测技术;全球矿业巨头力拓与宝钢的联手,则展示了从原材料到白车身的完整产业链协同。
新能源车企和供应链企业同样带来了令人瞩目的新成果。赛力斯集团创新推出的“厂中厂”模式,将核心供应链企业的生产线嵌入超级工厂内部,实现了本地化同步生产与供应,生产效率显著提升。特斯拉展台上,企业展示了供应链本土化、协同化的成果,强调了与中国供应商的同生共赢关系。
在智能汽车链展区,不同产业间的互融互促也成为一大亮点。车规级芯片研发企业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多款专注于辅助驾驶、跨域计算的芯片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服务于车企,还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爱彼爱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则带来了用于汽车电池隔热防护的气凝胶产品,公司国际市场主管杜倚天表示,气凝胶的应用领域远不止于此,未来还有更多可能。
在链博会上,记者深切感受到了汽车产业协同共进的脉动。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整车制造商,再到新兴技术领域的企业,各方携手共进,共同推动着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这种深度融合、共进共赢的产业生态,无疑将为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章采集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