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一系列知识对谈中,搜狐创始人张朝阳与多位国际知名物理学家展开了深入交流。7月11日,张朝阳与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戴维·格罗斯共同探讨了物理学的前沿领域,从量子场论到宇宙学的奥秘。紧接着,在7月16日和17日,张朝阳又与德国洪堡研究奖获得者徐一鸿和剑桥大学教授汤大卫进行了对话,聚焦微观粒子与宇宙之间的联系。
在与戴维·格罗斯的对话中,两位科学家详细回顾了量子理论的发展历程。格罗斯分享了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研究——QCD的渐近自由,并解释了这一发现如何引领了物理学的新篇章。他还对当前的AI发展提出了独到见解,认为AI并非科学,而是一种工具,并指出物理学是物理学家们通过实践不断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
格罗斯强调,万有引力虽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直观感受到的力,但在自然界四大相互作用力中,它实际上是最弱的。他还提到,作为物理学家,最大的乐趣在于基于假设做出预测,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些预测的正确性。尽管他曾在20年前预测暗物质会在十年内被发现,但至今这一领域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谈到AI时,格罗斯表示,尽管AI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但它缺乏真正的创造力,不知道如何验证自己的答案,也不在乎真相。他认为,目前的AI过度炒作,人们往往轻信其提供的信息,而忽视了其局限性。
对话中,张朝阳与格罗斯还探讨了宇宙学和黑洞的奥秘。格罗斯指出,随着宇宙膨胀的逆推,早期宇宙的高能状态对现有物理理论构成了挑战。同时,他也提到了希格斯机制的实验验证以及暗物质研究的现状,强调这些领域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格罗斯还分享了他对时间的看法,认为时间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概念,与宇宙学、熵和无序等密切相关。他提到,在量子引力和弦理论的框架下,空间和时间的基本概念可能是近似的,而非绝对存在。
在回答学生提问时,格罗斯进一步阐述了他对AI和物理学的看法。他认为,尽管AI在某些领域取得了进展,但它仍然无法替代物理学家的创造力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他鼓励年轻科学家保持好奇心和对新事物的探索欲望,享受科学研究的乐趣。
格罗斯还回忆了自己最初对物理学产生兴趣的经历,表示好奇心和热爱是支撑他不断前行的动力。他强调,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至关重要,这不仅能让人在科学研究中获得满足感,还能推动科学的不断进步。
文章采集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