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阿里巴巴徐汇滨江园区,一场聚焦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重要论坛——“人工智能的全球发展与治理:共赢与共治之路”于近期成功举办。此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全球的顶尖学者、政策制定者及产业界领袖,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球治理框架与合作路径。
论坛的核心议题集中在如何以“共赢”理念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红利广泛共享,以及通过“共治”路径应对跨国治理的挑战。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在会上发布了一份名为《从共识到行动:构建包容普惠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国际社会正逐步从理论探索转向具体行动,未来人工智能治理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构建高效敏捷的治理框架,并推动大国间的安全合作与包容性国际协作。
在“炉边对话”环节,薛澜教授与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顾问、前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以及美国微软公司前首席研究与战略官克瑞格·蒙迪就未来人机关系、中美人工智能合作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双方就如何促进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提出了宝贵见解。
论坛上,还宣布了一项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助力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赛事——“人工智能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2025全球青年AI未来创新赛”。该赛事以“生态环境与绿色转型挑战”为主题,由联合国大学全球人工智能网络发起主办,联合国大学澳门研究所与北欧创新中心联合承办。赛事旨在激发全球青年的创新精神,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潜力。
联合国大学澳门研究所所长黄京波在论坛上强调,人工智能治理的核心在于包容性,确保AI的发展不会让任何人掉队。她特别关注AI对最脆弱群体的影响,并呼吁各方共同努力,将AI向善的理念融入技术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使AI成为惠及全人类的公共品。
此次论坛吸引了近500名现场参会者,并通过多个线上平台进行了全程直播,吸引了超过50万名线上观众。来自联合国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英国萨利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百度、蚂蚁集团、微软、Stability AI等行业领袖,以及国际人工智能治理联盟等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人工智能的全球发展与治理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与讨论。
与会嘉宾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就如何构建包容普惠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提出了真知灼见。这些宝贵的共识与智慧将为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全球性挑战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论坛得到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办公室的指导,以及徐汇区新型工业化推进办公室、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文章采集于互联网